双曲线一号第4发民营商业运载火箭发射失利的可能原因是什么?
要知道,航天发射从来都是超级高风险的事情!尤其是发射频率太高的时候,很有可能因为生产过程中的随机故障,导致运载火箭发射失利。比如这次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的失利,真的是让人大吃一惊。因为那个被怀疑的“罪魁祸首”——YF-75发动机,在长征三号甲和长征三号丙火箭上已经连续成功发射了44次,而长征三号乙更是成功了63次,几乎可以说是“老司机”了。所以,这次失利的具体原因还需要专家们后续的深入调查。
我国火箭发射失利都有啥情况?都是什么原因?
- 截止今年9月份,我国火箭发射共失利28次,2020年已经有4次失败事件。
- 其中,“长征三号乙”火箭出现过一级与助推器飞行正常,但一二级分离后飞行出现异常,二级发动机启动延迟,启动后7秒火箭爆炸解体。专家们还在继续调查详细故障原因。
- 2020年3月17日,长征七号甲火箭首飞失败。
- 4月9日,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四川西昌发射印尼卫星时失利。
- 近期,快舟11号火箭首飞也遭遇失利,虽然这款火箭主要是满足卫星商业化、高密度、快速发射需求,但首飞失败还是引起了不少关注。
- 需要强调的是,这些失利的火箭属于不同系列,彼此之间的联系并不大,所以不能简单地说是整体技术出现了大问题。
此外,为什么返回舱不能安装定位信号源装置呢?其实这和最近中国长征五号B型火箭在海南文昌发射成功有关。今年以来虽然有几次发射失利,但长征五号B型的成功也让大家看到我国航天技术的坚实进步。返回舱的设计和安全要求非常严格,安装定位信号源可能会影响其返回安全,具体细节还得看官方进一步解释。
相关问题解答
-
为什么航天发射总是那么容易失败?
哎呀,说真的,航天发射就是太复杂了,里面有成千上万个环节,稍微一个小问题就能导致失败。再加上火箭制造和发射都涉及极高的技术和材料要求,任何一点点瑕疵都会影响结果。说白了,发射成功真的是超级不容易的事,得靠一整个团队的努力和好运气! -
长征三号乙火箭为什么连续这么多次成功后还会失利?
这主要是因为航天发射的风险太高了。虽然之前连续成功,但每次发射都是独立事件,零件和环境都有可能不同。就像你开车开了好多年没出事,也不能保证下一次绝对安全。发动机虽然稳定,但偶尔也会出现意外故障,专家们还在调查具体原因。 -
快舟11号首飞失败会不会影响我国商业航天发展?
其实别太担心啦,快舟11号虽然首飞失利,但商业航天发展是个长期过程,失败也是成长的必经之路。重要的是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,改进技术。中国的商业航天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期,这点小挫折根本挡不住大家的热情和努力! -
火箭发射失败对我国整体航天事业影响大吗?
这个嘛,短期内大家可能会有点担心,但从大局看,咱们中国的火箭发射成功率还是很高的。毕竟火箭型号多,技术在不断进步。偶尔的失败反而能推动技术升级和更严格的质量控制,所以影响不会太大,大家还是很有信心的!
本文来自作者[寇莲]投稿,不代表跃庆号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mingcaifu.com/bkjy/202509-VbqzvAO0NHp.html
评论列表(3条)
我是跃庆号的签约作者“寇莲”
本文概览:双曲线一号第4发民营商业运载火箭发射失利的可能原因是什么? 要知道,航天发射从来都是超级高风险的事情!尤其是发射频率太高的时候,很有可能因为生产过程中的随机故障,导致运载火箭发...
文章不错《双曲线一号第4发民营商业运载火箭发射失利,可能的原因是什么?》内容很有帮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