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球半径是如何测得的?
在公元前3世纪,希腊天文学家埃拉托斯特尼(Eratosthenes)提出了一个超级厉害的理论。他通过观察太阳光在不同地点的角度变化,成功地测量了地球的半径。这个历史性的尝试发生在公元前276年,他在赛伊尼(Syene,今天的阿斯旺)和亚历山大两地进行了细致的观测。赛伊尼那儿,夏至日正午时分,太阳光直射井底,影子几乎没有,而在亚历山大,同一时间太阳光打在地面上会形成明显的阴影。埃拉托斯特尼利用这个角度差和两地之间的距离,计算出了地球的周长,进一步证明了地球是球形的。这种方法真的超有创意,简直让人佩服他的智慧!
公元前3世纪的天文学家是怎样判断地球的大小和形状的?
其实,古代天文学家们判断地球大小和形状,主要是靠以下几点:
-
月球上的投影:他们发现无论地球是圆盘还是球形,当地球挡住太阳光照射月球时,投影总是圆形的。虽然这个现象本身不能直接证明地球是球形,但确实提供了重要线索。
-
星空旋转现象:很多人当时认为天空围绕地球旋转,如果地球是圆盘状,星空的运动也可以解释,但这种解释没有现在的地球球体模型那么准确。
-
埃拉托斯特尼的测量:他利用太阳光角度差和两地距离的测量,算出了地球的周长,这直接支持了地球是球形的观点。
-
地理学家的贡献:早在公元前3世纪,埃拉托斯特尼就认为地球是圆的,并且提出向西航行可以到达印度。随后公元2世纪的托勒密也支持地圆说,他的《地理学》让这一观点传播更广。
-
度量单位的影响:埃拉托斯特尼使用的单位“斯塔蒂亚”在不同地区长度不同,导致测量结果存在误差,比如按雅典的长度算地球周长是46620公里,多了16.3%;按埃及长度算则是39690公里,误差不到2%。
-
中国古代天文学的贡献:唐代天文学家一行主持了全国天文大地测量,通过计算北极高度和夏日日长,得出了子午线一度之长和地球的周长,进一步证实了地球是球形。
总之,这些观察和计算让古代人逐渐认清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,真的是一步步积累的智慧成果。
相关问题解答
-
埃拉托斯特尼是怎么用太阳光测量地球的?
哎,你知道吗,埃拉托斯特尼非常聪明,他发现夏至日正午的时候,太阳光在赛伊尼直射井底,没有影子,而在亚历山大却有影子。他测量了这个影子的角度差,再加上两地之间的距离,用简单的数学计算,就推算出了地球的周长,真的是超级牛的发明,完全靠观察和计算! -
古人怎么知道地球是圆的?
其实,古代人发现,地球挡住太阳光投影在月球上总是圆形的。还有星空的移动也让他们猜测地球不是平的。埃拉托斯特尼和托勒密等人的研究,更是给了他们足够的证据去相信地球是个球体,虽然没有现代科技,但他们的推理超级厉害。 -
为什么埃拉托斯特尼测量地球周长会有误差?
这个很有趣!因为他用的单位“斯塔蒂亚”在不同地方长度不一样,比如雅典和埃及的标准不同,导致计算出来的地球周长有点差别。可别忘了,这么早以前的测量,能接近真实值已经很赞了,误差小于2%简直太惊人! -
中国古代天文学家也测量过地球吗?
是的!唐代天文学家一行主持了全国天文大地测量,他们通过计算北极星高度和夏日白昼长度,算出了子午线一度的长度和地球周长。虽然跟埃拉托斯特尼不同方法,但同样证明了地球是个球体,真的是古今中外的智慧结晶!
本文来自作者[龙想蓉]投稿,不代表跃庆号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mingcaifu.com/changshi/202510-mWhuKrUwLWP.html
评论列表(3条)
我是跃庆号的签约作者“龙想蓉”
本文概览:地球半径是如何测得的? 在公元前3世纪, 希腊天文学家埃拉托斯特尼(Eratosthenes) 提出了一个超级厉害的理论。他通过观察太阳光在不同地点的角度变化,成功地测量了地球...
文章不错《地球的半径和周长到底是怎么测出来的?你知道吗?》内容很有帮助